找到相关内容1233篇,用时18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盛唐的石窟艺术之佛教艺术

    648)九月己卯下诏曰:“京城及天下诸州寺宣各度五人。鸿福寺宣度五十人,计海内寺三千七百一十六所,计度僧尼一万八千五百余人。”玄奘是译经,也曾得到了太的大力支持,这不能说不是对佛教的开放。   武周时的...法藏在宫中讲授新《华严经》,从而使佛教的各宗派都蓬勃地发展起来。  初唐以来的天台宗与净土教是十分发达的,在统治者的支持下,先后又成立了法相宗、天台宗、华严宗、禅宗。  (1)法相宗  玄奘在印度留学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13968658.html
  • “孙悟空”铜川拜祭唐僧

      昨日上午,电视剧《西游记》中扮演孙悟空的六小龄童章金莱先生来到铜川市玉华宫,拜祭“师父”玄奘法师。   美猴王三叩祭“师父”   “非常高兴能来我‘师父’圆寂的地方拜祭他。”昨日上午,章金莱一到玉华宫就对陪同的铜川市副市长陈俊说。据了解,玉华宫是玄奘法师(俗称唐僧)译经及圆寂之地,又是佛教法相宗的祖庭。玄奘大师一生译经1335卷,在玉华宫完成了682卷。   “《西游记》中唐僧的原型...

    佚名

    |川拜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8/06/08162425415.html
  • 中道

    趣智趣觉趣于涅槃,谓八正道。”2、天台宗以实相为中道,把中道作为三谛之一,即空谛、假谛、中道第一义谛。3、法相宗以唯识为中道,主张无有外境故非有,有内识在故非空,非空非有是中道。即是唯识义。《成唯识论》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73143208.html
  • 三论宗在日本的弘传

    奈良时期。奈良时代是日本佛教的高峰时期,有三论宗、华严宗、法相宗、律宗、俱舍宗、成实宗被称为“古京六”。三论宗此时也是在日本弘传最盛的时期。有智藏的弟子道慈、智光、礼光等人。他们之后相继出现了善议、安...等人致力于振兴三论,但因为法相、天台、华严的相继传入,使三论宗越来越走向衰亡。同时逐渐被禅宗、净土宗等宗派兼并融合。使三论宗在日本也基本上不符存在。 ...

    理 净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11246702.html
  • 《佛家名相通释》要览

    、踏实、凌空。读佛书,必先读“论”,而读“论”,必先唯识法相,而次空。   正文分为上下二卷,共解释佛教名词四十六条。   卷上:依世亲《大乘五蕴论》,诠释法相类佛教名词。有:法、有、空、...。“无著说较少病,世亲便多差失。”(卷上“有”条释文夹注)因此,他在书中对世亲之学颇多微词,并一再强调,他的《新唯识论》就是为纠正世亲之失而作的。这在卷上“法相宗”、“唯识宗”两条的释文表达得尤为...

    陈士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20948190.html
  • 上海市佛教界的爱国传统

    举办社会慈善事业,扩大佛教在社会上的影响和地位。经上海佛教界的种种努力,不仅促使上海佛教的高度发展,同时推动了全国其他地区佛教的发展。  上海地区的佛教宗派,有法相宗、天台宗、华严宗、净土宗、禅宗、律宗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051755751.html
  • 大悲阐提

    大悲阐提   「阐提」即「一阐提」(icchantika)之 略称,指不能成佛之极恶众生。但此大悲阐提 则系指誓愿度尽一切众生,而终使自己无法成 佛的大菩萨而言。为法相宗所立。如《入楞伽 经》所载,阐提有二,其一为断善根阐提,其 二为菩萨阐提。大悲阐提即法相宗据此菩萨阐 提所立的;又称有性阐提。盖大悲菩萨发大悲 心,誓愿度尽一切众生始成佛,但因众生无量 无边,无性有情毕竟不能成佛,故为愿力所拘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444157567.html
  • 性与相

    可以分别认识的现象,常称为法相、事相,有时也称名相。  性相范畴从印度输入中国以后,在中国佛教思想史上经历了一个演变的过程。佛教中观学派主张缘起性空,认为一切现象都是人们的虚妄分别,原无实在的自性。东晋佛教学者僧肇主张不真空,认为不真即是空,空又非虚无。虽然现象自性空,但是现象的假有是存在的。瑜伽学派用“唯识”说明一切现象产生的本原,通过分析“法相”,说明一切现象无非是“唯识真性”的体现。唐代玄奘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445657580.html
  • 佛法的中心就是缘起

    行派(唯识法相宗)的阿赖耶识缘起论,法性宗(大乘起信论)的如来藏缘起论(或真如缘起论),华严宗的法界缘起论(重重无尽缘起论),真言宗的六大缘起论等。实相论则有天台宗和三论宗的诸法实相论。禅宗、念佛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11166858.html
  • 义忠与《百法》

    把它译成汉文,成为法相宗的重要典籍。此论的《本事分》中,广陈名数,世,亲将其辑要单行,称《大乘百法明门论》亦由玄奘译出。中国佛教认为是唯识学的入门书,所以疏解的人颇多。唐义忠撰《大乘百法明论疏》(略称《百法忠疏》),特别风行,在普及唯识学、延续法相宗的发展方面,起过不可忽略的作用。宋赞宁评说:忠之“《百法论疏》最为要当,移解二无我归后,是以掩慈恩之繁,于今盛行,勿过忠本。所谓列群玉、贯众华…”(《...

    清决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4181073049.html